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,以油條為例,若每支鋁濃度500ppm計算,50公斤成人每週吃4支油條就超出世界衛生組織標。

(消基會提供)嘉義 房

2017-11-06 15:07台中 房屋 出租

〔記者陳宜加/台北報導〕消基會今天公布含鋁食品檢驗結果,抽樣27件食品中,有4成鋁含量超標,消基會呼籲,過量的鋁吃下肚恐傷害神經系統,且各國對食品中的鋁含量均訂有標準,反觀食藥署雖已兩度預告草案標準,卻遲遲不公告實施,罔顧國人健康。消基會指出,早餐的燒餅油條、馬來糕;午晚餐的小菜海帶、涼拌海蜇皮,以及下午茶的鬆餅、雞蛋糕、瑪芬蛋糕或甜甜圈等,製作時使用明礬或「發粉」,尤其含鋁的膨脹劑效果好、氣孔更細膩,成本也低廉,廣泛用於食品加工上。消基會2011年起連續3年持續監測食品鋁含量,發現海蜇皮、油條鋁含量超過每公斤500毫克,鬆餅、甜甜圈、海帶的鋁含量也大於100毫克。今年共抽樣27件食品,共4件油條、5件海蜇皮、2件烘焙食品的鋁殘留量超過標準。消基台中 市 法 拍 屋 公告會董事長游開雄指出,包含中國在內的多數國家,對食品鋁含量均訂有限量標準,但我國食藥署2014、2016年兩度預告「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─膨脹劑」草案,卻遲不公告實施,強烈呼籲應儘速公告限量標準。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,鋁吃下肚約有99%可經由代謝排出體外,但若短時間內累積大量的鋁,恐傷害神經系統、增加骨質疏鬆風險。以油條為例,若每支鋁濃度500ppm計算,50公斤成人每週吃4支油條就超出世界衛生組織標準。游開雄也建議,地方衛生單位應針對業者加強宣導,儘量以無鋁發粉取代明礬配方,降低攝入風險。待修法後,也要不定期的抽驗,以保障消費者健康;罹患慢性腎臟病患者與需要經常性服用制酸劑等胃藥者,更須嚴格控制鋁攝取量。

BBE855A539EDBF69
arrow
arrow

    vz91nzvbb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